6月27日,利川市百余名小学生走进恩施大峡谷,开启他们的亲近大自然,探秘地质奇观研学旅行。

开营合影
本次研学旅行活动,以“让自然成为课堂,让协作成为可能,在旅行中体验学习”为宗旨,结合恩施大峡谷景区地域特色,开展了地质探索、人与自然植物标本制作、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小实验,彩色峡谷等特色课程活动。

开营仪式
在七星寨景区全体学生通过沉浸式研学,导师通过沉浸式解答,生生、师生互动,学习、感知、体验,获得有意义、有价值的知识、经验。师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,轻松的解决了“喀斯特地貌是什么?为什么?怎么样?”三大疑题。随后,在室内的模拟小实验课程中,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,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,学生们纷纷感慨“原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这么有趣”。

‘
听取研学任务

地质探索

课堂分享

模拟实验

彩色峡谷绘制
通过一天的研学活动,学生们走出书斋,走进大自然,以学为主,教旅相融,向外行走,向内认知,达成了学生知识转化和情感升华的目的。

结营仪式
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唯一的“地缝—天坑—岩柱群”同时并存的复合型喀斯特地貌“天然博物馆”。景区内天坑、地缝、溶洞、暗河、石林、峰丛、岩柱这些喀斯特地质地貌,一应俱全。近年来,恩施大峡谷已形成七星寨景区、云龙地缝景区、《龙船调》山水实景剧场、游客服务枢纽四大板块,景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,已经成为湖北旅游继“一江两山”之后的第四增长极。景区依托“旅游+”的理念推动产品转型升级,整合“体育、农事、教育、旅游、文化”,打造集旅游观光、康养休闲、地质科普、民俗体验、研学旅行、企业团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。
2014年起景区先后与广西省南宁市艺炫艺术学校、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、 恩施州(市)摄影协会、湖北民族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成立实习实践基地和科普旅游示范区,综合全省研学课程体系错位发展,构建恩施大峡谷特色品牌课程。将中小学生带入现实的学习情境之中,达到“游”与“学”的高度统一,指导景区实践教育活动顺利实施。